为英雄正名:黄继光堵枪眼的史实不容置疑

2021-09-07

黄继光到底有没有堵枪眼?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质疑英雄人物事迹的言论。这其中,既有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回到英雄人物生前生活、工作的地方,试图为自己的质疑寻找证据;也有人罔顾事实,表达情绪化的见解,实质上是对英雄人物进行污蔑。解构英雄现象盛行一时,因其观点的“颠覆性”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英雄事迹也不是靠“常识”来否认的。针对近两年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唱衰英雄”行为,我们需要用科学论证和还原历史的方法及时予以回应,驳斥质疑,为英雄正名。

一、为英雄正名的缘起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然而,针对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近几年网络上陆续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肉体堵枪眼,能不能挡住子弹?有人质疑,从人体构造上看,肉体挡不住子弹。连续射击将使人体残缺不全,肉体无法抵挡机枪的持续扫射。在黄继光牺牲后,敌人完全可以将他抬走。

为什么黄继光与苏联英雄事迹如此相似?在当时的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普通一兵》热映,讲述的是一位叫马特洛索夫的苏联英雄扑向敌人炮火,用胸膛堵住了枪眼的故事。黄继光英雄事迹与马特洛索夫如此相似,有人质疑,黄继光事迹为了配合当时的宣传需要虚构的。

黄继光真有其人吗?有人曾经称,经调查,英雄的家乡无人叫黄继光,因此,质疑英雄的存在。

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因此,赢得了不少人的关注甚至是信服,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用科学和史实为英雄正名

攻击黄继光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违背了科学规律,歪曲了历史事实,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一一驳斥。

(一)肉体堵枪眼,中断敌人射击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部队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六连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

在很多书写上甘岭战役的文学作品中,敌人的三个地堡常被称为碉堡或暗堡。描绘黄继光堵枪眼的绘画作品,也多将其画成巨大岩石的缺口中在喷射着火舌。这些都是不准确的。

那时的597.9高地,已经被敌我双方的炮火犁了无数遍,地表上的常备工事都已荡然无存,连一人深的交通壕都被削低了一半。敌人占据那里的时间还不到30个小时,根本不可能建起碉堡。那几个地堡是用沙包搭起来的机枪掩体。在炮火中,除非直接命中,大炮一般拿它没什么办法。要炸掉它,就要爆破手贴至近前,直接把手雷从地堡的上部空隙或者射击孔扔进去。反击的路上,这样的地堡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每拔掉一个都要付出极大代价。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黄继光、肖登良、吴三羊组成爆破小组,三人交替掩护跃进。黄继光和肖登良分别炸掉了东西两侧的地堡。负责掩护的吴三羊牺牲,肖登良拿起机枪,掩护黄继光。一阵弹雨追了过来,肖登良重伤。六连指导员冯玉庆爬上前,拖过机枪,再一次向地堡倾泻子弹。趁着敌人的射击间隙,黄继光向前猛冲了两步,却一个趔趄栽倒在地,随即缓慢艰难地向前爬行。终于接近地堡,黄继光奋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但手雷没有扔进地堡,只炸塌了一角。美军换了一个射击孔继续扫射。黄继光向着地堡坚决、缓慢地前进着。他爬到地堡一侧的射击死角,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过来向坡下的战友们招了招手,张嘴似乎喊了什么。

由于机枪的轰鸣掩盖了一切声音,没有人听得到黄继光的声音。冯玉庆一下子惊觉那个手势的含义,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喊道:“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话音未落,黄继光张开双臂,扑向了机枪枪眼。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紧紧抠住堡顶的麻包。美军的轻机枪击穿了黄继光的胸腹,打出一片蜂窝状的焦煳;背肌被高速穿越而过的弹丸打飞了,现出个海碗口大的窟窿,脊骨裸露出来,依旧保持挺立的姿态。

从军事意义上讲,黄继光堵抢眼的意义不在于堵住敌人的子弹,而在于堵住了敌人的视野和射界。一个活生生的人用身躯挡在机枪前面,震撼的场面导致敌人瞬间反应迟钝。敌人的火力点暂时失效,闷闷地响了几声后彻底哑了。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为战友赢得了冲锋的时间和空间。万福来等人就在这一瞬间跳出掩体,几步冲到黄继光身旁,把所有子弹泼进了地堡。

亲眼见证黄继光壮举的有营长秦长贵、营参谋长张广生、连长万福来、指导员冯玉庆、一起炸碉堡的肖登良以及战友李继德。李继德后来回忆,他当时和营长秦长贵一起,所处的位置和黄继光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美国人往天上打照明弹,亮堂得跟白天一样。我看得清清楚楚。”肖登良生前共做过200多场讲述黄继光堵枪眼的报告。他的女儿肖冬梅说:“黄继光堵枪眼时,父亲离他只有十来米。父亲常说,我亲眼看见战友牺牲,英雄就是英雄,不允许任何人抹黑我的战友。”

(二)黄继光是“中国的马特洛索夫”

马特洛索夫在俄罗斯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正如黄继光在中国是一个影响几代人的名字。1943年2月,卫国战争一场争夺战中,马特洛索夫所在部队在进攻时遭德军火力阻挠。他匍匐靠近德军碉堡掩护下的火力点,投掷手榴弹后仍未消灭敌人,最终奋力扑上碉堡,以身体挡住机枪射击。部队冲锋取胜,马特洛索夫壮烈牺牲。

黄继光生前深受马特洛索夫事迹感染。他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回忆,一次,部队播放讲述马特洛索夫事迹的苏联电影《普通一兵》。黄继光连看四遍,之后对万福来说:“连长,马特洛索夫真是好样的,关键时刻我也会像他那样去做的。”

黄继光牺牲后,战友们在黄继光的身上找到九个机枪子弹射透的洞口。一个指挥员带着深厚的感情连声地说道:“马特洛索夫,中国的马特洛索夫!”在电话里,黄继光的战友们把他的英雄事迹告诉了来到这一线阵地上的祖国人民慰问团的代表们,他们说:“请你们转告毛主席,是他的好战士;请你们转告祖国人民,是他们的好子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普通一兵黄继光,在光荣牺牲前,叫我们告诉你们,他为祖国与和平事业尽到了责任。”

(三)黄继光确有其人

黄继光于1931年1月8日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兴发乡发财垭岔沟西坡上的一户农家。小名叫“火元子”,家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际”字辈。黄继光出生后,按族谱起名“黄际广”。黄继光参军登记时,因四川方言“广”和“光”很难分辨,文书将他的名字听成并登记成了“黄继光”。

那时黄继光还不识字,没能及时更正。当负责接新兵、后在其所在连队担任指导员的冯玉庆发现有误时,对黄继光说:“继光,继光,继承光荣传统嘛,多好的名字啊,就叫黄继光吧!”所以直至牺牲,黄继光一直没用真名。

1953年1月22日,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在给毛主席的信中明确指出:“我叫邓芳芝,今年六十一岁,家住四川省中江县通山区石马乡第三村。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就是我的三儿。”(黄继光牺牲后,事迹材料写得过于简略,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二级英雄”称号。后经连长万福来向上级汇报,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决定,追记黄继光特等功一次,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黄继光生前没留下任何照片。参军前他是农家苦孩子,没有条件照相。参加志愿军后又一直在前线,当时全师只有两个摄影师在师政治部,三部老式黑白照相机,连胶卷及洗相纸都要派人专门回国购买,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黄继光没条件自己去照相留影。黄继光牺牲后,部队又多次征集英雄照片,但均未有结果。

1954年,黄妈妈首次探望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部队画家以黄妈妈为原型(他们母子十分相像),并在黄妈妈的亲自指导下,画了一张英雄母亲基本满意的画像。这张画像被翻拍成相片,成为英雄生前部队和黄继光纪念馆的挂像。

三、对质疑英雄现象的反思

没有英雄的时代是贫瘠的,遗忘英雄的时代是短视的。近几年,抹黑英雄现象盛行一时,其观点受到有的人吹捧。虽然多数观点已经被历史工作者很好地予以回应,但这一现象的发生值得我们深思,应该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并加以制止。

为什么一有质疑的声音,甚至一有污蔑英雄的只言片语,就能够迅速在舆论场上被放大,进而影响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这既离不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观点只要新奇、“搏出位”,往往就能在舆论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又源于青年人对“英雄年代”的陌生感,大部分青年连枪声都没有听过,当然无从想象堵枪眼这样的英雄壮举。此外,在不确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不排除有人为了抹黑英雄而故意扭曲真相。

抹黑英雄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从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看,活跃在近现代民族独立舞台上的英雄,属于中华民族英雄文化史的一部分。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否认他们,就是对历史的遗忘,对民族文化的背叛。

抹黑英雄是对民族信仰的摧毁。崇拜英雄不是“中国特色”,而是扎根于几乎每个民族的文化中。英雄情结在美国文化中一样兴盛。“美国队长”“超人”“闪电侠”,这些虚构的形象之所以在美国乃至世界走红,成为代表西方文化的“主旋律电影”,正因其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而在各个国家,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牺牲的英雄们,那些代代流传的英雄故事,无一例外都受到赞誉和推崇。抹黑英雄,目的不仅仅是质疑英雄本身,更重要的是打击民族精神,摧毁民族信仰。当然,有一些人是出于“好玩”的心态,不明真相、不求甚解地“凑热闹”,但也不能排除一些人是“心怀鬼胎”,妄想通过所谓的“解密”历史、污蔑英雄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抹黑英雄是抹黑一代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一些人认为,每一个时代都会诞生自己的“英雄”,可有的人在特定时期大红大紫,风头一过就被人们遗忘。事实上,真正的英雄能够穿越时代而存在,凝聚在他们身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情怀,历久弥新,永不褪色。那些战胜时间的英雄不会被历史遗忘。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建立规范健全的国家荣誉制度,才能引导全社会把英烈的光荣与梦想铭记在心、弘扬在行,才能让英雄有血有肉地走入人们的心灵。有情怀而又不失理性、有态度而又不失温度,用更为容易接受、更为符合事理逻辑的方式讲好英雄故事,赋予主流价值观更多切身感和时代感,就能营造弘扬英雄精神的强磁场。

饮水思源,正是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浴血奋斗的捍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英雄故事代代相传,经历风霜不足惧,遭遇考验不足惧。在多元文化中坚守主流精神,在包容异质思维的同时高举核心价值观,是我们面对的挑战,也是英雄文化面临的机遇。相信通过时代的洗礼,解构英雄的现象终归会是一阵风,英雄形象却能随之丰满而挺拔。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